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内部质量如何检测的步骤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检测涉及多个步骤和关键参数的测定。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检测步骤指南:

一、准备工作

取样: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中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取样时应遵循相关标准,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设备准备:准备好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如电子天平、搅拌机、干燥箱、筛网、负压筛析仪、水泥胶砂振实台、跳桌、试模、捣棒、卡尺、小刀等。

环境准备:确保操作室的温度维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养护室的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1.jpg

二、关键参数测定

细度测定

将待测的粉煤灰样品置于105℃至110℃的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使用量程≥5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称取约10克试样。

将试样倒入45μm方孔筛的筛网上,将筛子固定在筛座上,盖上筛盖后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设定为3分钟,开始筛析。

在筛析过程中,观察负压表,确保负压稳定在4000Pa至6000Pa之间。

筛析结束后,仔细观察筛余物,用毛刷轻轻刷开粘筛或沉积在筛框边缘的颗粒,必要时手动延长筛析时间,直至筛分彻底。

收集并称量筛网内的筛余物,精确至0.01克。

根据公式计算45μm方孔筛筛余,结果精确至0.1%。

需水量比测定

称取75克粉煤灰、175克水泥和750克中级标准砂,混合均匀后作为试验样品。

按照标准流程调整水量,使受检胶砂的流动度达到基准胶砂流动度值±2mm的范围内,并记录此时所需的水量W1。

另外制备一组对比样,称取250克硅酸盐水泥和750克标准砂进行混合。同样调整水量使胶砂流动度达到上述范围,并记录需水量W2。

根据GB/T2419标准测定胶砂的流动度,并按照公式计算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结果精确至1%。

烧失量测定

称取1.0000g的试样,置于已预先灼烧并恒重的瓷坩埚中。

盖上坩埚的斜盖,将其放入马弗炉内。在低温环境下开始逐渐升温,直至达到950±25℃的高温,并灼烧15~20分钟。

取出坩埚,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称量。此过程需反复进行,直至试料的质量达到恒重,记录为m1。

根据公式计算烧失量,结果精确至1%。

强度活性指数试验

依据水泥胶砂的试验标准,分别测定试验胶砂与对比胶砂在28天时的抗压强度。

计算两者的比值,以此确定粉煤灰的强度活性指数。

按照特定的配比进行成型试验,确保试验条件的一致性。

根据公式计算结果。

三、其他检测项目

除了上述关键参数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检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中的其他成分,如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碱含量等。这些成分的含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或持久性等性能指标。

四、结果判定与报告

结果判定:根据各项检测指标的结果,对照相关标准,判定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

报告编制:编制详尽的检测报告,记录检测过程、方法、结果和判定结论。报告应准确、清晰、完整,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检测涉及多个步骤和关键参数的测定。通过严格的检测和判定,可以确保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从而保障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